首页

吞噬星空2

菜单

一来起码在网际网路技术没有爆发之前,晶片领域的使用范围是很狭窄的。

八十年代的晶片行业主要在家用电脑和游戏机。

但是家用电脑那个时候以商务办公为主,个人家庭采购量不算大,整个市场都没有扩散开。

作为晶片上游的上游的光刻机更不用说了,技术很重要,但是市场确实就那麽大。

晶片产能真正的大爆发,要等到手机和网际网路的崛起。

手机晶片以及电脑和网际网路的搭配下在全世界铺开,再由此进入资讯时代,包括汽车等行业全部进入这个行业。

那才是晶片产业的爆发时代。

所以说,李长河其实也不着急,但是不妨碍他提前布局。

阿斯麦的前身是飞利浦集团旗下的一个光刻小组,但是这个小组生存环境并不好,再跟林本坚的技术合并之前,属于快倒闭破产的那种。

但是对方手里有一项专利技术储备,好像是紫外光方面的技术。

总之,李长河记得,阿斯麦的技术加林本坚的浸润法联合起来,就成了最高端的光刻机技术。

李长河的第一选择是最好能介入到阿斯麦的这条赛道中,截胡林本坚,然后搞一个类似台积电的公司,跟阿斯麦合作,再慢慢的转化自己的技术。

但是这个计划并不保险,因为林本坚这个人,对大陆并没有什麽态度,所以未必会有什麽爱国情怀。

即便是李长河用假身份收拢他,未来也不能保证,他一定会按照李长河的计划走。

所以在此之外,李长河还有个备用计划,那就是搞一个研究所,研究林本坚的学术。

说白了,就是盯着林本坚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方向,直接派人开始高仿,跟着他的方向研究。

到最后如果进不了阿斯麦这条赛道,那李长河就会考虑跟别的半导体巨头合作。

当然这种事情李长河也不着急,需要慢慢的谋划。

未来的半导体领域风险很大,尤其是当世界形势走上对立之后,这种高科技技术领域,一旦被大洋彼岸发现跟我们扯上关系,必然会强势打压。

毫不客气的说,如果李长河提前十年二十年打造出类似「遥遥领先」那样的公司,那下场一定跟阿尔斯通没区别,必然会被对方肢解。

因为国家跟米国对抗保护公司,也是基于国力来的,国力到不了那个程度的时候,想保护也有心无力。

所以这个行业,李长河肯定要苟起来发育,稳扎稳打。

但是不管怎麽说,林本坚这个人,李长河是一定要先找到的。

欧美企业他不好接触,尼玛一个华人科学家还特麽不好接触吗?

只要是黄皮肤,他就有办法。

其实他问林毅夫,也是抱着有一搭没一搭的想法问的。

毕竟这是个高材生,而林本坚他记得在那边也是高材生,年龄差的也不算太多,又都姓林,说不定会认识。

让李长河没想到的是,林毅夫还真知道。

「长河,你说的这个人我确实知道」

「当然,我只是知道他,不认识他。」

「怎麽,你跟他有亲戚?」

林毅夫再度好奇的问道。

李长河摇摇头:「我没有,我之前听港岛那边的一个朋友说起过这个人,想着你们都是一个地方的,就随口问了下。」

「你还去过港岛?」

「难怪张老师让我跟你住在一起。」

「这个林本坚,严格来说,是我的学长!」

「我最早是在T大上的学,而你说的这个林本坚,就是T大的优秀毕业校友之一。」

「在我考入T大的那一年,他已经在美国博士毕业,然后回学校做过演讲。」

「据我所知,他现在应该在美国那边,但是具体做什麽就不清楚了。」
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

相关小说全部